《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世界作为表象初论_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致歉
对不起,对于心心念念期待着这次更新的朋友,你好,实在对不起,我现在实在是看不懂《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在这本书的序中,对读者提出了三点要求:1.“读两遍本书,在读第一遍时,如已说过的,是需要耐性的。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对于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用一种完全不同于此前的眼光来了解”,2.“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这篇序论并不在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为题就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3.“这甚至是不言而喻就可以看出来的,因为这不是别的,而是要读者熟悉两千年来出现于哲学上最重要的和我们又如此相近的一个现象:康德的主要著作”。在看完这三个要求的时候,我心生出极大的不满,如果你要写一本书来讲述你的思想,你又凭什么如此苛刻的要求读者呢?
接下来叔本华本人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大多数读者已经要不耐烦而发作了,那竭力忍耐抑制已久的责难也要冲口而出了:我怎么敢于向公众提供一本书时提出这许多要求和条件呢?其中前面两个要求又是那么狂妄,那么跋扈?何况又恰逢这样一个时代,各种独创的思想如此普遍地丰富,单在德国每年就出版三千多种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并且全是少不得的著作;还有无数期刊甚至日报所发表的东西,都通过印刷机而成为公共财富呢?在这个时代,深刻的哲学家,单在德国,现存的就比过去几个世纪加起来的还要多。因此,气愤的读者要问:如果要经过如此周折来阅读一本书,怎么能有个完呢?对于这样的责难,我不能提出任何一点答辩。我只希望这些读者为了我已及时警告了他们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一个小时,能够对我多少有点儿谢意 ”
我现在确实有点谢意,因为在我艰难的阅读第一部分时,其中多处引用了之前哲人的观点和概念: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康德 和 黑格尔。在对他们没有了解过的前提下,我根本难以理解分毫(除了那些叔本华原本的思想,比如在事物中对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因果性对于经验是先验的等),在绞尽脑汁的理解中,遗传来的偏头痛开始阵阵发作,我终于决定听从叔本华在序中的建议,先去理解康德的著作,之所以是理解康德,而不是上述任何其他,是因为序中写到:“所以康德的哲学对于我这里要讲述的简直是唯一要假定为必须彻底加以理解的哲学。除此以外,如果读者还在神明的柏拉图学院中留恋过,那么,他就有了更好的准备,更有接受能力来倾听我的了。”而且叔本华又是尼采走向哲学的领路人,尼采曾说:“我一打开他的书,思想就好像马上长出了翅膀”。因此我决定按照从前到后的去学习每一位哲人。
最后,令我觉得叔本华也算可爱之人的是下面这段:“但是,我怕自己不能就此脱掉干系。这篇序言固然是在劝阻读者,但是这本书却是已经看到这序言的读者用现金买来的,他可能要问如何才能弥补这损失呢?现在,我最后脱干系的办法只有提醒这位读者,即令他不读这本书,他总还知道一些别的办法来利用它,此书并不下于许多其他的书,可以填补他的图书室里空着的角落,书既装订整洁,放在那儿总还相当漂亮。要不然,他还有博学的女朋友,也可把此书送到她的梳妆台上去。再不然,最后他还可以写一篇书评;这当然是一切办法中最好的一个,也是我特别要奉劝的。在我容许自己开了上面玩笑之后,而在这意义本来含糊的人生里,几乎不能把生活的任何一页看的太认真而不为玩笑留下一些余地,我现在以沉重严肃的心情献出这本书,相信它迟早会达到那些人手里,亦即本书专是对他们说话的那些人。此外就只有安心任命,相信那种命运,在任何认识中,尤其是在最重大的认识中一向降临于真理的命运,也会充分地降临于它。这命运规定真理得有一个短暂的胜利节日,而在此前此后两端漫长的时期内,却要被诅咒为不可理解或被蔑视为琐屑不足道的。前一命运惯于连带打击真理的创始人。但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
此前在罗素先生口中所描述的种种关于叔本华生活中的恶行,我都可以淡然了,我无法抗拒的被这样睿智自信又顽皮可爱的形象所征服,至于其他,who cares ?
我大可将这句话套用于叔本华身上:“对于那些没看过叔本华的人,他们犯什么错我都可以原谅,因为他们已经够不幸的了。”
此外,为了让看这篇文章的人不至于完全无所收获,我还是将这一周的所想所感和看书的粗浅体会写在下面。
写在前面
这一周有两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本文主旨也有着隐晦的联系,而且都是单纯的思考事情本身,绝无针对任何人的意图,先说说这两件事情好了:
每次写了新的阅读心得后,我都会分享在朋友圈和QQ空间,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推动自己坚持看书不要懈怠,二是向有意了解我的人(倘若有幸有这样的人的话)介绍自己,我大概不会有机会亲口与每个人交谈,我的文章则(在我们都能耐下性子看纯文字的情况下)有这种机会,当然,只是有机会而已。我上一次在朋友圈分享后,一个这样的评论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全部读完叔本华,对于社会和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后,再发出来 ”。思考的内容有两点:一是我真的要读完某位作者的全部著作/整本书/整个章节才有资格写与之有关的文章吗?二是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理解何谓成熟?何谓幼稚?
1.1. 关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困扰我很久,早在初中的时候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其中陶渊明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时便觉得“不求甚解”是个褒义词(可能因为幼稚的思想总喜欢把人神化,便爱屋及乌的将一切与之相关的事情神化吧),后有次考完了一次考试,班主任在讲台批评成绩不好的同学道:“学习不扎实,不求甚解,怎么出好成绩?!” ,不求甚解似乎是不对的?之后类似的思考从未停歇,直至这次又被提到:是否要完全的读完某作者的全部著作/整本书/整个章节,对某一作者或思想有了甚解,才有资格写与之有关的文章?这要拆开两个问题来看,首先看看“与之有关的文章”是什么文章,要是旨在向别人介绍或阐述某作者思想的文章,那是必然要求得甚解后才有资格写的,因为要力求不扭曲的反应人物的思想,你总不可在正文中就加入自己对于他的解读来迷惑读者吧;要是旨在记录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自己的启发,以我之见,则大可不求甚解。原因如下:你大应该听过“不要让你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所以我全部读完某作者的全部著作后做出的终结思考,与我刚刚读完一两个章节就做出的即时思考大概不会相差太多,因为这些思想都是书中文字透过我的大脑再加工出来的东西,虽然我的大脑会因为对书本前面的内容反应过后有所改变,再对后面的内容会产生与原始不同的加工,但考虑到“即时分享”将会对我的动力、信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总结分享”将会使我的表达欲望长久的被压抑的消极影响(如上次所说每个人需要了解,并善待自己的个性,只要不是作恶),我仍选择“即时分享”的做法。 再者说,如果全部看完的思想会与即时思想大有不同,同理我看完第二遍的思想也会与看完第一遍大有不同,以此类推,怎有个终了呢?
1.2 第二个问题,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理解何谓成熟?何谓幼稚?首先需要根除掉的一个坏习惯就是以年龄作为答案,觉得年龄长的人的看法就肯定比年龄少的人的成熟显然是大错特错的。大概此种看法的来源是中华美德的“尊老爱幼”,我们尊老,不是尊他的年龄,而是尊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大概率下,年长些的人会做出更周全的事,所以大概率下,是可以尊老的;同理,爱幼也不该爱他的年龄,而是爱他懵懂礼貌且充满求知欲望的心,若是小孩子从小被愚蠢的家长教育的嚣张跋扈心灵闭塞唯我独大,我实在找不到可爱之处在哪,如果人与人之间请教问题的时候,求知的人丝毫没有“我是个大人了”这样的架子,而是充满礼貌求知若渴,那被请教的人恐怕也难以控制的生出“爱幼”之心吧。再回到这个问题初始,一生正直清白,坚信我党的政府官员面对社会和政治的看法,恐怕与在商言商,利益导向的聪明商人的看法大相径庭吧,可能他们还有些相似的地方,那出生于战乱时期,从小被教“如果别人有黑色的管管对着你,你就要双手举高来争取自己的安全”的小孩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看法,与生活在和平国家,从小沐浴在家庭和学校的爱护中的小孩的看法呢?一个挑起战争,为了争取更多资源和土地的激进分子,与安贫乐道,想在人生百年好好的体味世间百态的谦谦君子呢?致力于终身在大学校园教书育人,尽量避免残酷的老师,和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强于手腕的资本家呢?看吧,在所属的利益集团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你很难找到可以相互调和的一致观念,那么你说,谁是成熟?谁是幼稚?
电子竞技是好是坏?此前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时候面临着比上几代人更加苛刻的环境,最严酷的筛选条件就是电子竞技。(这也成了我们还小的时候备受“大人”责骂的地方:“天天就知道打游戏,怎么不想着好好学习?!” 大概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很骄傲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不打游戏,不打游戏的原因有很多,他们很自然的不考虑“他们长大的时候没有游戏”这个因素。如果想找点类似的,喜欢打麻将吗?打麻将觉得不尽兴还要再带点赌注的是吗?喜欢有事没事喝两口吗?只是娱乐的方式不同,何来底气胆敢问出这种话来?同理,我们这一代人坐在办公室里上班,有时候放松一下看两眼手机的工作方式,跟之前工厂里的纺织工人,有时候放松一下扯点东家长、李家短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爸妈非要给电视遥控器套个泡泡套,跟自己买了新手机要淘宝一个手机壳和防蓝光钢化膜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怎胆敢觉得自己就比父母新潮了?就比父母强了?)几乎从小就被教育电子竞技是有害身心的,是有害健康的,所以我一直对电子竞技持有敬畏惶恐之心,敬畏在于害怕它对我的发展不利,惶恐在于还是有时抵挡不住它的诱惑。可这几年,电子竞技似乎正在逐步走向正轨,电子竞技的直播平台变得红火,衍生出了电子竞技类的综艺节目,已经成为亚运会的正式项目,奥委会还表示正在尝试推进电子竞技进入奥运会,最快可以在2024年成为正式项目。这表示什么呢?表示电子竞技真的不是大部分人所说的毒害青少年,而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相比于此,我更愿意相信下面的看法:电子竞技对全世界的青少年乃至一些中年有莫大的吸引力 ,这表明电子竞技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所以各方希望分得这块蛋糕的利益集团,凭借着它本身就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极大的鼓吹和美化它,对它的坏处避而不谈。接下来,当你以这样的视角去理解很多职业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感触:篮球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伤膝盖的运动之一,但是它为NBA俱乐部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俱乐部联手起来把这块市场做大,所以你现在并不觉得作为职业篮球运动员有什么不妥之处,对吗?大多数奢侈品都以珍惜动物的皮毛为噱头,但是它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奢侈品制造商联起手来大肆鼓吹其产品有多么雍容奢华,有多么高端大气,让你觉得“哇,我买个Gucci的包我好美哦,哇,我买了个LOUIS VUITTON的皮带我好帅哦 ”,所以你现在并不觉得作为奢侈品设计师有什么不妥之处,对吗?倘若你用现在苛责电子竞技的问题来拷问它们:“你们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价值吗?”,你似乎也找不到篮球运动和奢侈品对社会有了明显的推动对吗?(即使篮球运动能强健人的身体,但也可能只是因为它恰好可以强健身体不是吗),倘若我上述的观点你有几分认同,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如下的结论:即大多数职业都是对人类进步没什么价值的,只是因为其有了经济价值,所以成为了职业,而其经济价值越大,对应职业的被追捧率也越高。而那些让你产生了“我从事xxx,我的追求及其伟大” 或 媒体开始用“伟大”、“荣誉”、或其他诸如此类的词语修饰你的时候,这很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的手段而已,对吗?可能有人会问:“即使事情是这样,但是把这当真的人不也是及其幸福的吗?”,我认可他们是幸福的,并且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的“写在前面”已经回答过了。
从这里开始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中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我想这句话大概率不会被这学期艰苦考研的人所接受)这个基础的真理是从康德那里继承下来的,在“康德哲学批判”中写道:康德最大的功绩是划清现象和自在之物(在《西方哲学史》中翻译为物自体)之间的区别——根据是这样一个论证:在事物和我们之间总有居间的智力在,所以这些事情就不能按它们自身在本体上原是什么而被认识。事物的类似声音、香臭、颜色、软硬、光滑等属性,都是基于人类的官能感受的,并不属于客观物体,并不属于自在之物本身。由此可知,康德哲学的基本特色就是:观念的东西和实在的东西两者完全不同。
最开始令我开始往这方面思考的是一个演讲,演讲主题是“嗅觉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过程中讲演者拿了一小瓶透明液体,让20个人闻了闻,大家有人说没有味道,有的人说很香,有的人说很臭,最后揭晓答案那透明液体是人类成年雄性生殖液中的一种成分,所谓的“迷情香水”就是掺杂了那种成分的香水。更加生活化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有的人喜欢闻清凉油的味道,有的人喜欢吃榴莲,有的人喜欢吃螺蛳粉,有的人喜欢吃鱼腥草等等,这至少反应有两种可能:1.每个人对于同一种味道的感受不同 2.每个人对于香这种味道的定义不同。这很奇妙不是吗?你跟我一起吃一道菜,你觉得很好吃,我觉得很难吃,这可能不是因为我们口味的不同,而是因为你我对这同一道菜根本就感受到了不同的味道,对你来说香,对我来说是臭,甚至即使你也觉得好吃,我也觉得好吃,但是我们感受到了其实是两种“好吃”。
我再举两个例子:相信你一定有过类似以下的体验,把手一下子整个的伸进了很热,但还不至于冒热气的水中,一开始的那1、2s,你感受不到热,甚至还有一点凉凉的,此后你就突然感受到水好烫了;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别人不小心用刀划开了你的手,你一开始感觉不到痛,过了几秒你就能感受到痛了,或者你也可能在晚上发现自己的手上有一个口子,是白天割开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白天也没感觉到痛,但是晚上发现了这个口子以后,在伤口痊愈之前就一直都能感受到痛。以上说的三个例子是我生活中发生的,现在我们以“世界为我的表象”这个观点来理解这三件事,好像才非常能说的通。如果我永远不知道那盆水是热水,永远没注意到我被别人割伤或者自己无意划伤,那我有可能永远也感受不到烫和痛,可能正是因为我那在水面以上的肌肤感受率先感受到了水的温度,我从别人的眼神和身边的风得知了我被割到,我晚上看自己的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划伤,相应的烫和痛才随之而来。也就是说,我意识到了以上三件事情之前,三件事情所带来的感受都没有出现,即使事情已经发生。最后一个例子的说服力是最大的,因为晚上发现划伤后,那个伤口是很痛很痛的,单论痛感来说绝不至于我白天把它忽略了,可是它依然没有痛,只到我发现被划伤之后。
即使我能想象上面的这种视角,其被称为“唯心主义”,但是有一点我还是无法以这样的视角来理解的:物理规律。在量子力学中,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的猫虽然让宏观的力学定律变得没那么牢靠,最基本的,总结出物理定律是要通过实验的,而测不准原理则指明了你测出来的数据不可靠,那还何谈由其总结出来的力学定律是准确的呢?但是全球一颗又一颗往太空中运送卫星,降落在火星和月球表面,又是对力学精准应用的事实。这真的只是因为宏观和微观的应用场景不同?
如何提高意志力&如何坚持每天学习
【第一篇:如何提高意志力】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文章回顾
大家看了本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世界作为表象初论_叔本华的精彩教程资源内容,是不是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世界作为表象初论_叔本华了解更多,真心希望《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世界作为表象初论_叔本华能帮助到你, 小编会一直给你带来更多教程资源文章信息。
本文由第三方用户分享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秉承互联网开放分享的精神,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加强各行业互通交流,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参考斟酌。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版式、图片、字体、文章等素材)由第三方用户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的版权纠纷等相关责任。如您认为本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百科塔让百科知识为更多人带来价值。
转载请注明: 本文标题:《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世界作为表象初论_叔本华 本文地址:https://www.bktl.cn/43917.html